更以痈字义考之,痈者,壅也。阳证之谵语,由其外邪伏热,热乘于心,浊火乱其神明,神明无所主,蕻人口中妄言,必见张目不眠,口臭气粗,身轻恶热,精神不衰。
[眉批]析言居要。[眉批]阐发至理,畅所欲言,然似断鳌立极,却是叫人何处住脚。
学者务于平日,先将阴阳病情,真真假假,熟悉胸中,自然一见便知,亦是认证要着。否则照常治嗽法投之。
全不思仲景为医林之孔子,所立之方,所垂之法,所用之药,专意在祛邪以辅正,不闻邪去之后,另有补药。按赤白浊一证,诸书所载,有云赤属血,白属气。
或曰是脾也,古人配之中央。 其所以必用此方者,诚以咳嗽声洪,乃邪火旺极之征,火刑于肺。
务在脉息、声音、颜色四处搜求,使能识此等证候,切勿专在疮上讲究。更有如瘀、如纸、如煤、如枯草之类,皆在死例,不可勉强施治。